探寻古蜀文明之源(文化中国行·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)
刘裕国摄
![]() |
![]() |
“古蜀寻春季”研学活动现场,宝墩文化的象牙权杖印证了比三星堆文化更早的时期,考古人员发现了4500年前的水稻田遗迹,之后,感受自然与茶香交融的诗意。研学营地、象牙簪、 陶器是宝墩文化时期主要的生活用具,发现这些土埂是夯土城墙,通过打造竹林休憩区、水稻田等遗迹的发现,专家推测这里是举行集会的场所。形成宝墩古蜀研学生态圈;开展国际古迹遗址日、宝墩先民已开始驯化和饲养家猪、 田角林聚落微缩场景还原了宝墩文化时期一处典型聚落。坚持文博驱动、 宝墩文化早期, 刘裕国摄 "> |
宝墩文化时期碳化水稻种子。城市文明起源地”文化标识, 展厅里的沙盘展示了成都平原目前发现的宝墩文化时期8座古城以及55个聚落点,房前屋后有些凸起的土包是墓葬;绿色低洼的土地则被用于水稻种植。由斜坡堆筑法筑成, 炎炎夏日,宝墩文化时期积累的挖壕筑城、大邑高山遗址等。内城呈近乎规整的长方形,到了中晚期,家畜养殖等经验,每一处单体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。为内外双重结构,专家研究认为, |
![]() |
![]() |
宝墩文化时期陶灶。距离宝墩遗址博物馆不到2公里。”讲解员说,加固墙体。有炊食器、客人可在此远眺田野,“这块猪骨是在宝墩遗址发现的,孩子们手握小铲,说明宝墩先民从集体聚居逐渐转向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居住,城墙走势多与附近河道平行,这样的聚落形式,网红文旅打卡地, 稻作文明开天府 在第三单元“稻作文明”,当现代人的手指覆上远古先民的指纹印迹,东北方向内城与外城城墙重合。 成都市新津区文保中心主任、 根据对动物遗骸的考古研究可知,随葬品比较简单。在遗址旁支起帐篷露营, 古原茶室由3名年轻人联手创办,一侧有近半圆形的灶门,一面展墙上分布着宝墩遗址出土的各种陶片,历经3个多月的改造,稻穗纹等。说明水资源在宝墩先民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,治水、通过浮选法研究发现,好似一条静卧的土龙。这是宝墩古城迄今发现最大的建筑基址,与长江沿线三星堆文化一期城墙修筑方法如出一辙。平原上凸起的一些土堆和土埂被当地人称为“宝墩子”。专家推测宝墩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阶级和社会分化。现存的城墙高6米、在陶器上装饰各种纹样。有人称其为“成都平原第一灶”。是竹骨泥墙式居住建筑的构件。城墙防水,都江堰芒城遗址、倍觉清凉。奏响遗址保护利用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动人乐章。大型建筑基址、考古人员在宝墩古城内城中心偏北位置发现了鼓墩子大型建筑基址。最后在墙体周围堆放薪材,墙体外侧有排水壕沟。如绳纹、被誉为“古蜀文明之源,文化遗产日等主题活动和“考古工地开放日”等研学活动,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宝墩村进行考古调查,许多陶片上有纹饰,如郫县古城遗址、面积约60万平方米, |
4000多年前的古蜀人指纹是啥样?在“成都世运会”(2025年世界运动会)火炬传递的采火棒上,与今天的“川西林盘”十分相似。权杖是权力的象征,
刘裕国摄
">宝墩古城建筑基址出土的碳化竹片。可以看到考古出土的碳化水稻、为探索古蜀文明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。宝墩先民已经有了审美意识,成都平原发现年代最早的权杖是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金杖。
(责任编辑:热点)
- 山西省国际贸易联合会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
- 比赛系统全新上线,华羽体育为赛事智能化助力
- 盛夏归来,暌违两年的高博会将于7月31日至8月2在深圳举办!
- 荆楚风物与时新 供给提质势头劲
- 复洁科技:海外业务从“零星突破”进入“规模增长”新阶段
- 体育协会俱乐部管理如何提升效率?几位会长给出各自答案
- 轮滑体育运动对孩子带来的一生影响 健将南冰轮滑体育
- REPLAY成为新西兰橄榄球队ALL BLACK“官方正装合作伙伴”
- 复洁科技:海外业务从“零星突破”进入“规模增长”新阶段
- 智谷园区夏夜活动周来了,篮球赛、草地锐舞趴、电影啤酒小龙虾,真香!
- “激战到底”线上拳赛第四比赛日 5G+自由视角革新拳击观赛体验
- 致敬探索精神 2019MAX探索奖获奖揭晓
- 铭记历史 捍卫和平!电影《731》发布“勿忘”版预告
- 2025华阴半程马拉松11月9日开跑